高分子抗菌剂的研究现状
- 2022-06-26 21:26:00
- 李琳琳 原创
- 548
开发合成 高分子抗菌剂,是人们试图结合天然 高分子抗菌剂和有机抗菌剂优点的尝试。人们在深入研究后发现,合成 高分子抗菌剂能通过与细菌的直接接触而杀死细菌,并不需要释放活性物质。因此,制品的抗菌性能持久而稳定,残余毒性大大降低,安全性提高。另一个突出的优点是,它们的活性官能团密度远高于有机小分子,这可能使其抗菌性能更为优异。正因如此, 高分子抗菌剂的研究在近年来获得极大关注,发展十分迅速。但需指出的是,由于高分子的尺寸远远大于有机小分子,穿越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阻力也将大幅增加,这可能使其难与细菌细胞内部的作用靶位接触。这是部分 高分子抗菌剂的活性不如有机小分子的原因。因此,有必要分析归纳不同 高分子抗菌剂的特点,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。
合成 高分子抗菌剂的开发至今仅三十余年,研究历史较短。但由于优点突出,它们在近年来获得极大关注,发展十分迅速。目前,已有数量众多的高分子抗菌剂被应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。根据活性官能团的不同,它们主要可分为聚季铵盐、聚卤胺、聚胍、聚季 盐、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等多种类别。另外,还有许多 高分子抗菌剂是由现有小分子抗菌剂,如万古霉素、丁香酚、诺氟星沙等,经结构改性成可聚合的单体,再经聚合反应而得。它们的抗菌性能各有特点。
由于抗菌方式不同,与无机或有机抗菌剂相比, 高分子抗菌剂在安全性上具有突出优势,因此,有望在对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抗菌领域获得应用。例如,在水处理中常用卤素抗菌消毒,而卤素已被指出易与有机物反应、生成易致癌致畸的毒害物质。若开发表面覆盖不溶性 高分子抗菌剂的过滤网或过滤膜,能够有效吸附并杀死细菌,并避免活性物质释放而导致的残余毒性问题。特别是季铵盐及其它一些 高分子抗菌剂,它们在抗菌过程中不会发生结构上的改变,使用一段时间后洗涤除去表面吸附的细菌残骸,就能使抗菌性能恢复,因此可以循环利用,在成本上具有良好优势。同时, 高分子抗菌剂也可在植入性医疗材料中得到应用。植入性医疗材料如导尿管、牙科填充树脂、钛合金等骨科材料等,在现代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,但它们易受细菌侵袭,一旦感染很难有效治疗。若在这些材料表面接入适量的 高分子抗菌剂,可以持久有效地抗菌,降低细菌感染的概率,且产生耐药性的可能性也远低于抗生素。目前, 高分子抗菌剂的研发虽已取得一定进展,但距广泛应用仍有较大差距,因此研究空间巨大。随着研究的深入, 高分子抗菌剂必将为保障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更多贡献。
联系人: | 夏经理 |
---|---|
电话: | 13671797075 |
传真: | 021-52275928、52270318 |
Email: | yueyin.xia@phiniee.com |
QQ: | 269632093 |
微信: | 13671797075 |
地址: | 上海市闵行区中谊路1215号福克斯大厦5楼A8 |